星期二, 4月 07, 2009

台式減碳:「節能減碳」

台式減碳:「節能減碳」

「節能減碳」一詞,一直讓我很困惑,此組合詞到底源自何處?

曾經在網際網路上面搜尋「節能減碳」的資訊,結果先試的是台灣相關的網頁(儘管我可能用最相近的英文詞彙)。對於來自多元語言的環境的我,在搜尋資料的同時,總以英文文獻為標準,總是習慣性地搜查相關的資訊。其目的就是為了開拓國際視野,一窺在其他國家對於某課題的最新發展與關注面向;另外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加強英文的專業能力,結合母語對於同樣事件的認知,讓我能夠在往後回到熟悉的故鄉服務時也能夠藉由英文的通用性,在職場上發揮功效。

回到「節能減碳」一詞,英文直譯為‘Energy saving & Carbon reduction’,是由兩個概念組成的。「節能」一詞,意為節約能源,而「減碳」一詞則為減少碳排放量。要瞭解這個詞組的有來,首先我們應該回到碳排放的議題上面監視為甚麼國際間都開始提倡要減碳?根據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為了因應全球氣候暖化的威脅,所有已開發國家之二氧化碳等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必須達到議定書內闡明的削減目標。因此,減碳(carbon reduction)與碳交易(carbon trade)等碳議題,變成了國際社會關注的課題。

那麼,對於台灣而言,為甚麼「節能」與「減碳」這兩個概念會被成為關注的焦點呢?從環境關懷組織到各大媒體,都在響應政府機關所呼籲的這個口號。所謂的「節能」是從節約電力為基礎,而這樣的措施對於大量依賴火力發電的台灣[1]來說,確實是一舉兩得的做法,即只要能夠減低電力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對能源的依賴,也能達到減碳的效果。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節能」是為了達到「減碳」的手段,而「減碳」則是為了抗衡「全球暖化」的策略。

對於節能減碳這個議題,教育應當如何發揮其功能呢?

學校與學生是國家的重要的教與資產,也是培育負責任的子民的大眾公具。因此,從學校的硬體和軟體兩方面著手去落實節能減碳的概念傳播,乃至實際操作都是重要的手段。在張教授的分享過程中,他不斷地強調學校在硬體上綠化的成效,透過綠色建築概念的引進,或是校舍在硬體上展示綠色生活的可能(如生態池與太陽能光班),這些措施不僅能發揮節能的功效,最重要的莫過於這些硬體賦予學生們對環境的敏感度,並認知到如何的措施才能讓環境有所改變,漸漸地將節能減碳的概念潛移默化到學生的認知中。此外,在課堂教學的部分,教師扮演著節能減碳的推手。透過知識的傳遞與觀念的輸導,在教材中納入節能的內容,讓學生們從課堂的學習,將節能的方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總的來說,節能減碳教育在落實的方面,係需採多面向(除了校園)同時進行的方式,並涵括社會的教育,如企業團體及社會大眾等。舉例來說,在社會宣導方面,台灣電力公司曾在夏天以抽獎方式等誘因,邀請民眾一同參與節約電源活動,一起參與節能活動;另外,有關單位也一直積極推動「綠色企業」,加強企業節能的動機,並提供更強的誘因。

故此,節能減碳教育必須涉及到社會的每個層面,以達到更大的成效!



[1]台灣電力工業中,水力發電在電力工業中的地位已大大下降,火力發電是目前台灣最重要的電力能源工業,近年核能發電較為穩定。2000年,水力發電量為88.4億度,佔總發電量的5.7%;而火力發電量為1107億度,佔總發電量的70.7%,剩餘的則為核發電。(資料來源: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ta/439678.htm

沒有留言: